卡塔尔世界杯激战正酣,全球球迷沉浸于这场足球盛宴。然而,随着赛程推进,伤病问题日益凸显:巴西队内马尔、达尼洛,法国队卢卡斯·埃尔南德斯,伊朗队贝兰万德等多名球员相继受伤退赛,本届世界杯被称作“最受伤的一届”。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骨科(运动医学科)医生指出,足球运动中六类损伤最为常见,其中部分动作需特别警惕,以降低受伤风险。
足球运动高发六类损伤
足球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参与人数超总人口四分之一。据美国国家大学体育协会(NCAA)15年监测数据显示,在超过8.4万场比赛中共记录近1.3万起运动伤害,比赛中的受伤率是训练时的4倍。超过60%的运动损伤集中在下肢,身体对抗是主要诱因,但训练中碰撞伤通常较轻。
1. 脚踝扭伤
脚踝扭伤是足球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多为外侧韧带受损。轻者需休息数天至两周,严重者可能需4–6周恢复。
急性期处理推荐遵循P.R.I.C.E原则(建议72小时内执行,视个体情况调整):
P(PROTECTION)保护:使用护具或固定装置保护患处。
R(REST)休息:减少活动,必要时借助拐杖。
I(ICE)冰敷:伤后48小时内,每次15–20分钟,每日3–5次,避免冻伤。
C(COMPRESSION)加压:用弹性绷带包扎,减轻肿胀。
E(ELEVATION)抬高:患肢抬高至心脏以上,促进血液回流。
2. 前十字韧带撕裂
前十字韧带(ACL)位于膝关节中心,维持关节稳定。该损伤多见于成年及骨骼成熟的青少年运动员,近年来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非接触性动作如急停变向、身体旋转而足部固定时,易导致韧带过度牵拉甚至撕裂。患者常伴有“啪”的响声、剧烈疼痛、迅速肿胀及活动受限。
ACL重建手术是恢复运动功能的首选方案,术后康复周期约6个月至1年,需配合系统的物理治疗、肌力与功能性训练。
3. 半月板撕裂
半月板是股骨与胫骨间的缓冲软骨,其撕裂是运动员常见膝伤之一。儿童因血供较好,部分靠近关节囊的撕裂可自行愈合;而成人多数需手术干预。
年轻球员可通过关节镜进行缝合修复,老年或慢性损伤者则可能需切除破损组织或修补。具体治疗方案由医生根据撕裂位置、形态综合评估确定。
2014年巴西世界杯前,乌拉圭球星苏亚雷斯遭遇半月板损伤并接受手术,最终奇迹般复出参赛并表现出色,成为运动医学史上的经典案例。
4. 内收肌拉伤
内收肌群包括耻骨肌、长收肌、股薄肌、短收肌和大收肌,负责髋关节内收、屈曲与旋转。大腿外旋动作易引发损伤,常见于足球、体操及马术运动员。
日常生活中缺乏锻炼的女性常存在内收肌力量不足问题,可能导致“假胯宽”现象。
5. 大腿腘绳肌肌腱拉伤
腘绳肌拉伤占所有足球运动损伤的12%–16%,是最常见的非接触性损伤,多由高速奔跑或突然加速引发。
恢复期通常为2–6周,但复发率较高,尤其在重返赛场初期。科学康复训练至关重要,若处理不当易反复发作,影响长期运动能力。
6. 琼斯骨折
琼斯骨折指第五跖骨基底部的横向骨折,由腓骨短肌肌腱强力牵拉所致,属于难愈性骨折。
由于该部位血供较差,自然愈合困难,保守治疗(如打石膏)效果不佳,通常需手术植入螺钉固定。运动员因恢复要求高,普遍选择手术治疗,并通过X光密切监测愈合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