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iPad 上的 Files 這個應用,一直以來被人低估,但如果有人以 蘋果生態為數字化基礎,連接iPhone, macOS,再加上 iPad, 那麼所有的文件訪問其實都可以獲得接近一致的體驗。 而且,如果大家遵循「以文件為中心」的工作流程, 那麼很多文件操作的功能就能替代不少所謂的花哨生產力 App。
很高興看到海外有人實踐了「文件中心」的工作流,並對 iPad Files App 的使用經驗進行了深入介紹。 這種切身實踐類型的文章一直是我喜愛的。我覺得能給大家帶來實際的啟發。
原文作者:Darwin Cruz 原文地址:https://medium.com/macoclock/how-i-use-the-ipads-files-app-to-manage-my-life-yes-my-whole-life-85f40e8d8e33 火箭君翻譯,並略做編輯。 以下原文:
正文我已經使用 iPad 作為我的主要電腦超過一年了。這裡說的「主要」,是指那臺處理我所有事務的設備——從寫講課稿、諮詢筆記,到策劃講座、回覆郵件、觀看深度視頻,再到狂看《大衛之屋》——所有這些。它是我真正的的生產力主力,我的數字筆記本,當然,也是我的講壇伴侶。簡而言之,iPad 已經成為我數字生活中的瑞士軍刀。
熟悉我的人,就知道這並不是新鮮事。我似乎無法停止談論我對 iPad 生活方式的深度投入。它不僅僅是一臺設備,更是我日常節奏的一部分。同樣,它是數字世界中一杯優秀的「咖啡」——高效、舒適且出乎意料地強勁。
人們常說,iPad 在文件處理方面無法與「真正的」電腦相比。
說實話,他們並非完全錯誤。像 macOS 或 Windows 這樣的桌面操作系統在拖放、文件路徑和多層文件操作方面仍然更強大。但關鍵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尤其是那些不需要渲染大量 8K 視頻素材或編譯龐大代碼庫的人——iPad 上的 Files 應用已經綽綽有餘了。特別是,如果你瞭解它的特點,並順應 iPad 以觸控為先的設計理念。 (火箭君注:是的,多數人不需要過度複雜的文件結構。)
所以,在使用 iPad 生活超過一年後,下面就是我如何在 iPadOS 上管理文件——以及它如何出乎意料地足以管理我的工作生活。
接受 iPad 作為觸控優先的體驗首先要明白的是,iPad 並不試圖複製 Mac 的功能或體驗。它是一款獨特且與眾不同的設備,設計時考慮了自身的一套功能和能力。iPad 主要圍繞觸控交互構建,這使它有別於傳統的桌面電腦。這種對觸控的專注意味著 iPad 上的文件管理和導航與 Mac 有所不同。
在使用魔術鍵盤或外接鼠標等配件時,iPad 確實可以通過右鍵點擊來操作,儘管如此,iPad 提供了一種更直觀、更有趣的文件交互方式。用手指滑動、捏合和拖動文件在屏幕上移動,有一種天生的自然感和幾乎像是在玩耍的感覺,讓用戶體驗更加流暢和動態。這種文件管理方式是為 iPad 的觸摸屏界面量身定製的,使其感覺更為個性化和互動化,而不是 Mac 上那種更正式、更結構化的工作方法。
選擇多個文件想要選擇幾個相鄰的文件?只需用兩根手指滑動。就是這麼簡單。超級快,超級順暢。
如果你想選擇非連續的文件,這裡有我最喜歡的技巧:長按一個文件將其拾起,然後在按住的同時,點擊其他文件將它們添加到你看不見的文件堆中。感覺就像在玩積木遊戲,只不過我整理的是講道草稿、幻燈片和教會媒體,而不是木塊。
點擊想合併的文件
掌握側邊欄和拖放功能當你激活側邊欄時,Files 應用程序真正開始發光。它為你提供了類似 Mac 的結構來瀏覽你的 iCloud 文件夾(或 Google Drive、Dropbox 以及其他)。一旦側邊欄打開,你就可以像在桌面上一樣拖動文件在文件夾之間移動。
這是我的做法:
在分屏視圖中打開兩個窗口——比如一邊是“下載”,另一邊是我的「講課」文件夾。拖放文件,配合觸覺反饋和令人滿意的動畫,確認「是的,我今天終於做了些有成效的事情。」額外提示:如果你使用的是 iPadOS 16 及以上版本,還可以通過 前臺管理器 (Stage Manager)打開第二個文件窗口,提供更多靈活性和屏幕空間。使用標籤實現快速訪問
「標籤」是解鎖文件應用全部潛力的關鍵,尤其是當你像我一樣身兼多職(牧師、顧問、作家、教師、培訓師,甚至是家裡的名譽 IT 人員)時。
我可以給文件分配標籤,比如「緊急」用於本週需要處理的事項,「週日」用於所有與週日禮拜相關的內容,或者「個人」用於像我女兒的學校文件這樣的雜項。(火箭君注,文件操作可以替代部分效率工具,一直以來就是這樣)
我們還可以創建自定義標籤併為文件設置顏色。把它想象成你數字生活的交通信號燈系統。用綠色表示「準備就緒」,橙色表示「進行中」,紅色表示「專注」,這幫助我理解正在處理文件的具體狀態。
快速預覽(Quick Look))是一種超能力「快速預覽」功能是一個被低估的寶藏,能夠顯著提升你的工作效率。這個方便的工具允許你只需輕點一下或按下空格鍵,或者點擊眼睛圖標,就能預覽文件,而無需在其他應用中完全打開它們。它的多功能性令人驚歎,支持多種文件類型,包括 PDF、圖片,甚至是 Word 和 Excel 創建的文檔。無論你是需要在會議間隙快速查看文件的忙碌專業人士,還是像我一樣想在午休時檢查講課幻燈片的人,快速預覽都能提供一種無縫且高效的方式,讓我們在不打斷工作流程的情況下獲取所需信息。它的易用性和便利性使其成為任何希望簡化文件管理流程的人的必備工具。
明智地使用第三方集成是的,Files 應用本身並不總能滿足你所有的存儲和組織需求。不過,好消息是它能與各種其他服務無縫集成,大大增強了其功能性。我個人添加了 Google Drive,以便促進文件的協作工作,讓多個用戶能夠實時訪問和編輯文檔。
此外,我還整合了 OneDrive 來管理我較早的微軟系統下的文件,確保我能夠輕鬆訪問所有重要的文檔和媒體。此外,根據具體需求或項目,我過去也曾整合過其他雲服務。所有這些不同的服務都方便地顯示在 Files 應用的側邊欄中,創建了一個集中且高效的文件管理系統。
這種設置將 Files 應用轉變成一個全面的一站式平臺,就像一個數字雜貨店,我可以輕鬆找到並訪問所需的一切,而無需在多個應用之間切換。
額外提示:直接將掃描文件導入文件應用另一個改變我們處理文檔方式的「救命功能」是:掃描。過去笨拙地拍攝紙質文件照片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那些照片常常帶有奇怪的陰影或質量差。隨著現代技術的出現,我們現在可以使用設備的攝像頭直接將文檔掃描到「文件」應用中。這個功能非常方便高效,它會自動裁剪文檔,去除多餘的背景,提升圖像質量以確保清晰度,並將文檔保存為 PDF 文件。這個過程無縫銜接,相比傳統方法節省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我個人使用這個掃描功能來數字化各種文件,包括收據、表格,甚至手寫筆記。是的,對於喜歡使用子彈筆記本的人來說,手寫筆記在我們的數字時代依然存在,而這個功能使得保存它們變得簡單,且格式易於訪問和分享。
雖然,我偶爾仍會使用 Readdle 的 Scanner Pro,因為我對它的界面有長期的肌肉記憶和熟悉感,但我發現 Files 應用的掃描功能完全足夠。它提供了一個簡單且用戶友好的體驗,讓你可以輕鬆地在 Files 應用中整理掃描的文件,方便快速訪問和管理。
此外,Files 應用還提供將多個掃描文件壓縮成一個 PDF 文件的選項。當你需要將一組文件作為一個文件發送時,這尤其有用,既減小了文件大小,也便於通過電子郵件發送或上傳。
總體來說,Files 應用中的掃描功能是一個提升效率、簡化文件管理的寶貴工具,使其成為任何數字工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後的想法:不需要完美,需要一個系統當然,Files 應用並不完美。但事實是,也沒有任何系統是完美的。重要的是我們要創建一個符合自己節奏的工作流程,對我來說,iPad 上的 Files 應用正好滿足了這個需求。它直觀、靈活,更重要的是,它讓我 專注於重要的工作,而不是工具本身。
所以,如果我們打算讓 iPad 成為自己的主力設備,但又對 Files 應用感到畏懼,不用擔心。不需要成為技術高手——只需要養成幾個好習慣,願意滑動、點擊,有時還會驚歎一句:「Wow,居然真的管用。」
附言:隨著 iPadOS 不斷進化(窗口化應用、外接硬盤格式化、壓縮/解壓功能,還有誰知道接下來會有什麼),文件管理只會越來越好。iPad 可能不是傳統的桌面電腦——但對我們許多人來說,它就是桌面、電腦和文件櫃的結合體。 (火箭君注: 是的,最新的 iPadOS Beta 上, 還有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