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big data)是对海量数据的描述和称谓,也有观点认为大数据是指基于现有技术、方法和理论所无法处理的数据。大数据除了规模庞大之外,还兼具分布式、异构、不一致等特性。美国社会思想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如果说IBM的主机拉开了信息化革命的大幕,那么大数据才是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作为云计算领域的重要延伸,大数据正在引领信息革命进入新的时代。国际数据公司的监测统计表明,2011年全球数据总量已经达到1.8ZB,并将以每两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数据总量增速显着;IBM、甲骨文、微软等已在大数据领域发展多年的企业,大数据相关营业收入已占总收入的30%以上。同时据我国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管理研究院博士张永力估算,国外大数据行业约有1000亿美元的市场,而且每年都以10%的速度在增长,增速是软件行业的两倍。我国2012年大数据市场规模大约4.7亿元,2013年增速将达到138%,达到11.2亿元,大数据已成为企业利润的新增长点。
设计科学的学科建设理念,是我国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创新型国家,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学科建设理念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要与外部环境相适应,结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顺应现代学科发展的趋势以及未来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市场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大数据学科建设迫在眉睫。而学科建设理念的设计是关键。大数据学科建设需要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紧密联系,不仅要抓教学、专业方向研究、社会服务、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还要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关键是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使大数据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学科水平。基于此思路,国泰安大数据学科发展研究创新中心结合国内外专业方向建设经验以及十余年数据教育服务,整合创新提出大数据学科方向建设的综合解决方案。
国泰安大数据实验室可根据高校的实际需求和专业及人才定位量身定制,根据系学科布局、专业设置状况、科学研究领域及方向、师资状况、实验实训室设置及运行状况等基本情况,以及专业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开展情况,针对不同特色院校、不同方向课程,配合市场岗位需求,来满足学校的具体需求。
针对研究型大学教学中理论占80%,实践仅占20%的情况,在实践实验上的安排相比较应用型大学和专业技能型大学要少些。在计算机/IT专业和统计/数学专业中,将偏重在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数据安全方面进行实践实验上的设计,而金融、医学、物流等专业则在数据可视化上根据专业需求安排实践实验课程。
应用型大学教学中,其理论占60%,实践占40%,对于实践的要求更高,应在其课程设计中融入更多实操内容,从市场需求出发,把握时代脉搏。针对计算机/IT专业,将侧重在大数据分析、数据仓库、Hadoop开发、数据可视化方面着手,安排更多实践课程;针对统计/数学专业,将在大数据分析、数据安全、数据可视化上进行安排;而金融、医学、物流等专业也是从数据可视化上根据专业需求安排实践实验课程。从而保证应用复合型人才所拥有的知识能够满足实践需要,对社会做出实际贡献,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专业技能型大学以岗位(工种)为本位,注重学生技能培养,但不忽视专业理论课程。在理论上占40%,而实践上占60%,对于实践实验的要求最高。因此,针对计算机/IT专业,将侧重在数据仓库、Hadoop开发、数据可视化方面建设实验室;针对金融、医学、物流等专业,在数据可视化方面则根据自身专业要求以及市场需要进行设置。